凡是在城里生活的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:公共廁所實在是太少了。
據稱,按照要求,所有的城市街道上都應該有公共廁所,而且,每座公共廁所的平均間隔距離應該在500米左右。然而,由于有些城區過于老舊,當初在做城市規劃時并沒有考慮到公共廁所的建造問題,因此,有些城市老城區的街道上并沒有公共廁所。
我們都知道人有「三急」,即內急、性急和心急。而「內急」說的就是大便、小便非常急迫的意思。
我曾經聽一位朋友說過,40年前的一天,他去外地辦事,到了鄭州之后,他突然覺得肚子疼了起來,于是,他便想在街頭上找廁所解手,然而,盡管他轉了幾條街,卻愣是沒有找到廁所。
眼看著自己已經實在是憋不住了,于是,他便不顧街頭上人來人往,直接蹲在街邊上的花壇內解決自己內急的問題。
而不巧的是:他在解手時正好被街頭上的巡防隊員看到了。于是,巡防隊員便對他進行了嚴厲的處罰。據這位朋友稱,由于自己僅僅帶了90元錢,在接受了60元罰款后,連回程的路費都不夠了。
沒有辦法,他只好跪在街頭上乞討,在討到了20元錢后才得以湊夠回程的路費。那種屈辱,讓他至今想起來都記憶猶新。
說到這里可能有人會說:城市街頭上會有許多店家、學校、醫院什麼的,那里邊有廁所啊!怎麼不去借用啊!
當然,城市街頭一定會有一些好心的店家,當他們遇到那些需要趕快解決內急問題的人時,也是會提供方便的。
這不,有一家餐飲中心,這家餐飲中心就是一個好心的店家。
店主陳女士說:「我是從鄉下來到城里的,我深知鄉下人進城后的不便。于是,每當我看到鄉下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就會盡力去幫。」
5月8日那一天午后,店里已經沒有了客人,正當我們準備關門午休時,店里突然進來了一位拄著拐杖的阿嬤,這位阿嬤看上去慈眉善目的,不像是什麼壞人。
這位阿嬤進門后便對我懇求道:‘請讓我用一用你們家的廁所,我急著方便呢!’我接茬道:‘不必客氣,我們家的廁所可以隨便用。只是我們家的廁所內比較黑,需要開燈,你等我將燈打開后你再用。’
我說完這句話,便趕緊走進廁所,打開了廁所內的電燈。在我打開電燈后,阿嬤便進去了。
我們做餐飲的,每天早上都需要早早起床,每天的休息時間非常有限,因此,每到午后就會瞌睡。在阿嬤進了廁所之后,我便伏在了吧臺上睡著了。
究竟阿嬤是啥時候從廁所里出來、啥時候離開我們店的,我一概不知,而我們店里的另外一位店員居然也在阿嬤進了廁所后睡著了,對于店里發生的一切她也不知道。
大約到了下午四點左右,我從睡夢中醒來。醒來后發現:我放在吧臺上的手機突然不見了,我感到很納悶。仔細想想,我的手機就是放在吧臺上的,怎麼就會不見了呢?
于是,我便調取了監控,想看看我把手機究竟放在了什麼地方。可誰知,這一調取監控,我當即就懵了。原來,我的手機竟然是借用廁所的那位阿嬤拿走了,而且,她不但拿走了我的手機,同時還拿走了放在吧臺上的紙巾。」
店主陳女士稱,她是好心出借廁所,但阿嬤不但不領情,而且,還居然當起了盜賊,實在是讓她想不通。
店主陳女士感慨道:古人稱,人心不古。看起來是非常有道理的。通過這件事情才知道,這次出借廁所是一種錯誤,一般情況下,廁所是不該外借的啊!
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」以及「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」這兩句俗語是非常有道理的。雖然借用廁所的那位阿嬤看上去慈眉善目,不像是壞人,但實際上,陳女士僅僅是看到了她的外表,并沒有看到其內心。
由于陳女士在不知其內心的情況下沒有加強戒備之心,才從而導致自己的財物被盜,因此,陳女士應該「吃一塹,長一智」,在今后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盡量加強一些戒備之心吧!
你認為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