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小生「倒數第一試卷」走紅,老師:思維能力太強,我可教不了

网瘾少女 2022/12/01 檢舉 我要評論

孩子上學以后,家長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考試成績和名次。成績好的家長鼓舞,成績差的家長垂頭喪氣。一般來說,愿意在社交網絡曬孩子的,一般是成績不錯的,但是意外發現「倒數第一試卷」火了起來。仔細一看試卷,如果沒有標準答案,也不算錯。

這幾道簡答題,孩子寫的答案全錯,但是按字面意思理解,也能說得過去。只是明顯看出孩子知識儲備不足,理解有誤,答案很清奇。尤其是最后一個,高字的相反字,居然能把高倒著寫,讀出來讓人貽笑大方。老師看了也是哭笑不得,不忘批示: 天才!思維能力太強,將來是人才,家長好好引導。

上面這張試卷,要求把試卷上的字變成新字,這個孩子卻以為是加一加比劃數,寫的都是每個字的比劃。估計老師看了都要吐血,這孩子腦子里都想什麼呢?仔細數一數,比劃確實是對的,人家也思考了。

這篇作文的目的是說出自己的美好愿望,關于夢想、一些積極向上的追求等,這個孩子卻想 「睡懶覺」,這明擺著就是不愛學習嗎?老師評價「庸小孩兒!」

孩子寫出這樣的答案,讓大人感覺不可思議,不合邏輯。其實孩子只是不符合大人的邏輯而已,自己有一套邏輯。這樣的孩子不能說他笨,也不能代表他以后學不好,只是暫時現象。這樣的孩子其實很聰明,思維能力很強、很獨特,比空著什麼都不寫的孩子要強很多,家長要好好培養,將來說不定就是一個可造之材。

思維能力特別的孩子一般都有一些特殊的表現

1、小嘴伶俐

孩子思維活躍,考慮問題不同于一般人。看到一個問題,總是能迅速地在腦海中搜索到答案,然后馬上說出來。擅長腦筋急轉彎,充當逗笑捧哏的角色。孩子能言善辯,屬于小嘴伶俐的類型。

但是李玫瑾教授說:‘’有的孩子聰明伶俐、能說會道,但學習就是不好,這背后是有原因的, 不是智力問題,而是注意力問題。

家長要關注孩子注意力的培養。

2、有好奇心

李玫瑾教授之所以說孩子注意力不行,是因為這些孩子好奇心太重,周圍有什麼事情,馬上會去關注。在需要專注做一件事的時候,總是被新鮮的事物干擾到,很難靜下心來。

不過,愛因斯坦說: 「我沒有特別的天才,只有強烈的好奇心。永遠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遠進步的人。」

矛盾點就在這里,既要讓孩子保持強烈的好奇心,又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,對家長的要求很高。

3、善于思考

從孩子肯寫出答案來看,孩子非常喜歡思考,而且善于發散思考,還會聯系生活實際,其實是難能可貴的。小學低年級還不太明顯,到了中高年級,知識難度增加,需要一定的思維能力才能應付各種難題。

亞里士多德說, 人生最終的價值在于覺醒和思考的,而不只在于生存。

家長好好引導孩子,讓孩子的思維用在正確的道路上

根據孩子的表現,家長要明確,孩子有很高的天分,只是不太會利用所學知識。家長在培養孩子時,更要花費更多的心力,引導孩子把聰明才智用在正路上,防止孩子不務正業,失去受教育的良好機會。

1⃣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

理學家丹尼爾·戈爾曼曾說: 專注力比智商更能影響一個人的最終成就。

專注力就是一個人專心做事的能力,在做事時集中精力,才能不漏掉重要信息,在短時間內解決問題。

專注力的培養其實很簡單, 最需要家長做的是不要打擾孩子,給孩子一個獨立的時間和空間,讓孩子有機會專注做事情。在孩子寫作業、玩玩具時,家長只是安靜的陪伴就好了。千萬不要一會兒給水喝、一會兒讓他看周圍景色、一會兒又去幫忙。

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法還有閱讀和運動,從小就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運動習慣。孩子小的時候,自主意識差,大人說一不二,是最容易影響孩子的時候,一定要抓住培養孩子的關鍵期。

2⃣️保持孩子的好奇心

居里夫人說, 好奇心是學習者的第一美德。

讓孩子保持好奇心,一定要在8歲之前進行培養。因為大腦突觸 在8歲之前是產生最多的時期,8歲以后用不上的突觸會消失。孩子在8歲之前,接觸的事物越多,大腦突觸越復雜,潛力就會更廣。

做起來也不難,家長要讓孩子走出家門,到大自然中去,欣賞各種植物、動物,觀察馬路上形形色色的人群、各種車輛、各種建筑,帶孩子去坐各種交通工具、體驗不同的速度,帶孩子到科技館、圖書館、商場觀察事物,到不同的城市欣賞人文景觀。

發現孩子有某個特別興趣時,可以集中精力帶孩子去研究,比如孩子喜歡科技,就帶孩子到各地的科技館走一走,給孩子準備相關的書、玩具、工具,讓孩子涉獵更多知識,并親自動手操作。

3⃣️拔高孩子的思維能力

人的大腦在使用中成長,可以說越用越光,不用就會退化。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,而且也是可以培養的,現在有很多成熟的方法。

3歲以后就可以著手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,用一套積木就可以解決。讓孩子把積木分類、排序、數數,孩子很愿意做,不知不覺中提高思維能力。

如果家長不掌握要領,也可以給孩子買一些邏輯思維訓練的游戲書、玩具等,讓孩子跟著步驟一步步操作就可以了。現在也比較流行思維導圖。可以讓孩子看看這方面的繪本。

結語

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問題,尤其是上學后,不得不考試比較,一次兩次成績不好,也沒有影響。家長不要關注分數和排名,而是要關注錯題,看看問題出在哪里,從而找到引導孩子的正確方法。天下沒有笨孩子,只有不會引導孩子的父母,父母要以身作則,提高孩子特有的才能。

二胎寶媽,高級育嬰師,個性化訓練指導師,多平台原創作者。愛孩子、愛生活,愿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,關注我,獲取更多育兒知識。
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